节选自致鸟自有著作权作品《鹦鹉科学饲育指南》,从鹦鹉物种到饲养管理以及常见疾病,再到如何提高圈养鹦鹉福利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实的介绍,解答了许多鹦鹉饲养者在饲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全文二十余万字,凝聚了致鸟团队多年心血。未经许可,不得盗用。
如鸟类行为章节所述,鸟类许多行为的发育,都受益于其它的个体,如雏鸟、亚成体阶段从亲鸟及其他同窝雏鸟那里,以及随后的生活中,从群体中其它个体那里接受到的刺激。适应于集群生活的物种,如果单独饲养,可能会处于慢性应激中,进而对身体和行为的健康程度产生负面的影响。
某些鸟类个体,在长期缺乏正确的反馈和对象时,一些正常行为会演变为异常行为,如:梳理演变为对羽毛的破坏行为、鸣叫过于频繁以及声音过大等。当然,行为的问题并一定是由于单一原因引起的,当鸟类出现异常行为时,应首先排除病理性问题(如:毛滴虫感染所引起的胸部及腹部的羽毛啃咬)以及饲养过程中饲养者的一些错误的强化(如:饲养者总是在鸟类大声鸣叫时做出回应,则它的叫声会越来越大)。
在圈养条件下,针对有集群生活习性的鸟类(如大多数鹦鹉类),则可以通过引进新的个体进行。当然,决定购买新的个体,以及如何引入新的个体,可以参照本书中其它章节内容进行参考。
在某些鸟类物种中,进行相容物种混养或以群养的方式饲养它们,通常会具有丰容效果。在鸟类圈养环境中播放同种或非同种鸟类的叫声,也是一个可考虑的丰容选项。
相关阅读:
《鸟类的环境丰容》
《鸟类的食物丰容》
《感官刺激丰容》
《鸟类丰容的安全注意事项》
致鸟自有著作权作品《鹦鹉科学饲育指南》第二十一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