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鸟】注意了!你的鹦鹉是不是有这些异常行为?(节选自《鹦鹉科学饲育指南》)

节选自致鸟自有著作权作品《鹦鹉科学饲育指南》,从鹦鹉物种到饲养管理以及常见疾病,再到如何提高圈养鹦鹉福利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实的介绍,解答了许多鹦鹉饲养者在饲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全文二十余万字,凝聚了致鸟团队多年心血。未经许可,不得盗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法律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鸟类作为自己的宠物,但随之而来的一些宠物鸟类的行为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不仅会严重影响鸟类主人的宠物饲养体验,还会严重的影响鸟类宠物本身的福利,如:被弃养。圈养条件下的鸟类,特别是人工育幼带大的鹦鹉类鸟类(参见智力及行为发育相关内容),可能会出现的异常行为则更为多样。例如:自伤自残、啄羽症、过度鸣叫、对同笼的其它个体或主人有强烈的撕咬和攻击性、异食癖以及各种刻板行为。
鸟类的异常行为根据所使用的分类标准的不同,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定义。如:
(1)当行为模式的普遍性、频率、强度或反应时间在统计学上与该物种、性别和年龄的个体普遍表现平均值存在显著差异时;
(2)当行为对个体的生存和健康没有任何适应价值时;
(3)当行为对自身或其它个体造成身体损害时,可认为行为模式异常;
(4)不属于该鸟类物种的行为学表现。
 
【致鸟】 注意了!你的鹦鹉是不是有这些异常行为?(节选自《鹦鹉科学饲育指南》) 第1张

圈养鸟类常见不良行为问题包括但不局限于:

刻板行为:刻板行为指的是圈养动物反复出现的,无任何意义的行为。例如:不断仰头、沿封闭路线来回走动、无意义的点头或摇头、抓挠同一部位、抖脚、啃爪子等等。这些行为可能是由无聊、环境异常、缺乏社会互动、应激等原因引起。对出现这一类异常行为的动物提供丰容,可能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

与人类分离焦虑:这是一些鸟类在独自生活或与最亲近的人分离时表现出的一种痛苦反应,可能表现为以下一种或多种迹象:
•      痛苦发声或过度鸣叫
•      破坏行为
•      对人类过度关注
•      食欲不振
•      不活跃或无精打采
•      试图逃离笼子
通常这些迹象的严重程度从轻微到严重不等,在鸟被单独留下后的很短时间内表现出来。这个时间因素可以区分破坏性行为的性质,例如,由于分离焦虑导致的破坏性行为和由于厌倦或厌恶导致的类似行为。

破坏性行为:鹦鹉类鸟类是充满好奇心的物种,它们对生活环境中的任何物品都非常感兴趣。它们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用喙部和舌部对物品进行探索。从野生环境转入圈养环境后,这种探索的本能通常会因生活空间有限、社会化行为贫乏而发声异常,转而对鸟主人的家具陈设等物品做出破坏。如不考虑鸟主的物品价值损耗,这个过程也同样可能会引发一些其它对于鸟类的不良后果,如:中毒、触电、异物等意外情况。详见异常行为的分析及行为调整。

吐食:鹦鹉类鸟类可能会对主人或某一件它迷恋的物品吐食,这是一种行为转移的表现,是对配偶关系的认知问题,可能会引发一些诸如撕咬和攻击行为等其它异常行为的问题。与病理学原因引起的吐食不同的是,鹦鹉通常只给固定的某一件物品吐食。这可能代表着它向你或向物品示爱,因为吐食通常出现在正常已配对的鹦鹉个体之间。

过度梳理行为:对于鸟类来说,梳理行为是一种生理需求和社会化行为。过度梳理行为,被认为是一种梳理行为障碍,异常体型在该行为发生的频率及强度。在某些应激源存在的情况下,或经历慢性应激时,可能会出现过度梳理行为,进而造成自身或同笼其它个体鸟类的羽毛损失(坏)。过度梳理行为不仅作用于自身,也作用于同笼的其它个体,可能是形成啄羽症的基础。

啄羽症:指过度的咀嚼或梳理羽毛,但喙部无法触及的头部和颈部羽毛正常。这通常是由于疾病或感到紧张的表现。通常随着问题行为的加重,鸟类会开始损坏皮肤。引发这个问题的原因通常是多样且复杂的,并且可能并非单一的原因引起。这种行为在野生环境中的鸟类是不会出现的。如果野生鸟类出现啄羽,那么很快会丧失飞行能力,这个个体就会很快消失(动物所有的活动,日常行为,繁殖行为,修饰行为,捕食行为,都是为了生存和延续)。
引起啄羽症的原因,可能是某些疾病,如:皮肤问题、寄生虫问题等;也可能是饲养管理的不合理或是食物中某种元素的长期缺失;再或者就是长期的人工饲养,饲养者的一些误操作(错误的强化)引起的。啄羽症的治疗通常需要对患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全面的病史及饲养管理的了解,首先排除病理性因素后,再考虑行为以及心理因素的分析和改善。详见异常行为的分析及行为调整。

自残综合征:关于引发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理论。许多人认为该行为继发于慢性啄羽症;也有许多人怀疑是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并认为自咬行为是对某些病原体引起的刺痛感的反应性行为。该综合征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翼前膜和腿部由于长期自我啃咬,而持续出现溃疡/出血的情况。

过度鸣叫:鸟类发声的原因多种多样。在野外环境中,鸟类会通过鸣叫来定位种群中的其它个体,并提示潜在的危险。多数鹦鹉类物种的叫声都比较大。如果发生了过度发声的情况,鸟主或饲养人员应该花一些时间去观察它们,找到是什么东西(或事件)触发了它们的鸣叫。一旦确定,可以先移除这些诱因,再有针对性的改变一些管理手段,如:改变喂食方式、时间以及尝试引入新的丰容器具。详见异常行为的分析及行为调整。

撕咬和攻击行为:在野外,同种群鹦鹉个体之间的身体暴力行为几乎不存在(某些雀形目鸟类之间的打斗确实也很常见,但很少危及性命)。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会依赖声音交流和各种身体展示行为来解决群体内的问题。在圈养条件下,攻击行为主要是对消极刺激的一种行为学习。有些鹦鹉物种很容易学会咬人,因此必须小心应对,以避免强化这种行为。对于极具攻击性的鸟类,可以慢慢的进行接触的脱敏,并在这个过程中应用正强化训练的方式来帮助缓解这一类行为。详见异常行为的分析及行为调整。

 
【致鸟】 注意了!你的鹦鹉是不是有这些异常行为?(节选自《鹦鹉科学饲育指南》) 第2张
致鸟自有著作权作品《鹦鹉科学饲育指南》第二十章目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www.forbirds.cn » 【致鸟】注意了!你的鹦鹉是不是有这些异常行为?(节选自《鹦鹉科学饲育指南》)

热门推荐

发现更多
官方商城
淘宝扫一扫
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
小红书
小红书扫一扫
关注我们